编辑推荐
山水画写生须做好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准备。首先是思想准备,想在中国山水画方面有所建树和创新,就必须要到大自然中写生,深入地观察和描绘大自然,创造新的绘画语言,不可畏难而退,须要长期坚持才能有所收获。开始写生时,易被观众围观议论,随着画得越来越好,思想也就得到解放,要有走出去写照真山真水的勇气,增长自己的才干。如果自始至终都摹仿古人,是跳不出古人樊篱的。
其次是绘画技能方面的准备,临摹或拜师学艺是学习中国画传统的方法,中国山水画的构图、虚实、笔墨以及山石的皴法,树木云水的画法等,这些虽然是成法,但它包涵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基因,可以灵活运用到写生和创作中,否则就会失去中国山水画的韵味、精神和气质,而成为一般风景画。有了画山水画的基础,才能外出写生,并在写生中得到进一步提高。为了掌握野外写生的基本能力,可以先在室内画一些静物写生,或用线条画一些白描,以提高造型能力和了解构图、明暗、透视的规律。
再次是写生工具方面的准备,以简单、实用、轻便为准。一般准备画板、夹子、画凳、画笔(书写笔,毛笔,铅笔)、颜料、墨汁、调色盘、水壶和雨具等。一般出去写生只是为了收集创作素材,只带写生本和书写笔就好。如用水墨写生,一般画小画,宣纸四尺六开或四尺八开就可以了,若要画大幅的水墨写生最好用大画板和画架,必要时也可以将毛毡铺在地上,俯身作画。写生是画家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,需要大家长期坚持,并利用一切机会,勤动笔、勤观察、勤思考,才可能使自已的作品常画常新,令人百看不厌。
作者简介
文良玉,男,1929年出生,四川青神人,祖籍洪雅。成都岷云艺专毕业,洪雅中学退休校长。曾两次获得国家先进个人称号(国家先进德育工作者,国家先进教育工作者),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,徐悲鸿、张大千研究院画师,洪雅绿云书画研究会会长,四川瓦屋山画院常务副院长。成都市老协诗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,四川省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。
20世纪40年代起,文良玉师从著名画家岑学恭、赵完璧老师,专习中国山水画。以后从事教育工作,业余操笔,数十年不辍,修得一手传统的笔墨功夫。创作坚持传统、生活、借鉴三结合,并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,大胆地将曲线造型引入传统山水的皴法和树法,使曲线和直线结合,恰当地表现出祖国西南茂林密树的山川景色,其画作颇能反映地方特色。多年的山水画探索创作,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,深得同行和识者的青睐和赞誉,多次在国内外书画大赛中荣获金、银、铜奖,有的作品还被国外友人和有关单位收藏。
目录
溯本求源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
山水画写生的必要准备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
写生是中国山水画的优良传统……………2
中国山水画写生与西画风景写生的区别…3
山水画写生的方法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
一、默记法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
二、速写法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
三、水墨直写法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5
四、特殊情况下的写生………………10
写生的目的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1
一、深入观察,了解大自然…………11
二、提高创作能力,
创新绘画技法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4
三、收集创作素材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6
从写生到创作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7
一、原样照搬法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7
二、改变幅式法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8
三、改变季节时辰法…………………19
四、改变地域景观法…………………24
五、改变构图视点法…………………25
六、名胜景观的写生创作……………26
山水画与时代精神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7
现代摄像技术的借鉴与运用………………29
写生和创作作品欣赏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30
前言
人们常说中国画源远流长、历史悠久、博大精深,是世界艺坛中一朵独具特色的绚丽花朵。这里所说的“源”并不是中国画的本源,而是本源中的一条巨大的长流;不是绘画本身发展至今的历史源头,而是独立于人们头脑之外客观存在的,包括大自然和人类社会;也就是十分抽象诡谲的绘画形式,都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影子,因此客观存在的世界才是中国画的本源。中国山水画就是历代画家以大自然真山真水为蓝图而创造出来的。所以,写生即是我们的寻源之路。
当然,中国画也有其萌芽、发展、壮大、繁荣的过程,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。千百年来经过历代画家不懈地探索耕耘,它已经枝繁叶茂、硕果累累,构建了一座极其丰富的文化宝库,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绘画的艺术之根。如果抛弃它,不从中汲取营养,那是极端愚蠢的。所以,我们不能忽视遗产、贬低遗产、抛弃遗产,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,温故才能知新,要尽最大努力发掘这一宝库。但是,一味仿古摹古,必然停止不前,成为死木朽株。俗话说“流水不腐”,学习山水画,只有向大自然学习、向生活学习,从源头引进活水,才能使清水长流,永不干涸,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之更加发扬光大、灿烂辉煌。
本书是作者长期学习和写生的一些总结和感悟,管窥之见,不当之处,敬请指教。